更多问卷
复制去编辑
2024年下半年合规廉洁从业知识测试
姓名
工号
分支机构前台业务人员可以通过公司企业微信、员工一站式服务平台(短信、一键外呼、即时通讯(IM)工具等)等公司建设的互联网渠道向投资者提供证券投资建议服务、营销推介金融产品、开展经纪业务营销等活动。
正确
错误
分支机构前台业务人员不得通过个人微信、QQ等个人通讯工具建立对客服务群。
正确
错误
基金类金融产品是指受《证券投资基金法》及其配套规则规范的金融产品,包括公募基金、私募投资基金、资产管理计划等金融产品(不含天天增、天添利等现金管理资管计划和申财宝余额理财服务)。
正确
错误
直播内容为投顾服务解读类的,可观看客户群体为社会公众。
正确
错误
发现客户未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或者风险承受能力测评结果超过有效期的,提醒、督促客户重新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
正确
错误
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时,在提示潜在的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可以向客户推荐买入风险警示及退市整理股票标的。
正确
错误
因私出国(境)实行事前审批一事一报,员工不得擅自变更时间地点,如确因需要变更的,需重新履行因私出国(境)审批程序,如已出境遇航班延误等特殊情况造成出行信息与审批信息不一致的,经相关领导同意后,补提审批程序。
正确
错误
公司及子公司董、监、高及从业人员应如实申报本人、配偶、利害关系人的身份、证券账户等基本信息。在上述信息发生变更时,原则上应在变更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重新申报。
正确
错误
对于包括新入市投资者、高龄投资者等在内的风险承受能力、识别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可以让投资者符合适当性强匹配标准,通过短时间内多次测评提高风险承受能力等级。
正确
错误
普通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正确
错误
融资融券业务客户适当性征信,不属于主要是对提出融资融券需求的客户的
A婚姻状况
B财产与收入状况
C证券投资经验
D交易习惯与风险偏好
根据《证券公司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指引》的相关内容,不属于复杂金融产品或高风险金融产品有
A股票挂钩票据
B金融衍生产品
C结构化产品
D国债逆回购
证券投资顾问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投资建议的依据,不包括以下()内容。
A、证券研究报告
B、基于证券研究报告形成的投资分析意见
C、基于八卦图形成的投资分析意见
D、基于分析方法形成的投资分析意见
向风险承受能力最低类别的投资者销售或提供产品(或服务)时,只能销售或提供()等级的产品(或服务)。
A、R1
B、R2
C、R3
D、R4
证券公司开展回访工作的,每年回访比例不得低于上年末客户总数的()
A、5%
B、10%
C、15%
D、20%
企业微信合规展业中,符合要求的行为包括:
A、分支机构前台业务人员不得通过个人微信、QQ等个人通讯工具建立对客服务群。
B、不得在企业微信客户服务群分享、评论、讨论客户的身份资料、证券交易、财产状况、投资决策计划等敏感信息。
C、不得在企业微信客户朋友圈发布买入、卖出、持有具体证券的投资建议。
D、过企业微信向客户传递公司统一提供的金融产品宣传推介材料及有关信息、研究报告及与证券投资有关的资讯信息的,不得进行篡改或者断章取义地引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员工应在休完当年度的年休假后,才能请事假。
B、员工的病假不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假日。
C、如有特殊原因需要续假的,必须在假期期满前,办理续假。
D、事假期间,基本薪酬、相关福利按日扣发。
干部员工外部兼职情况,包括因组织推荐、个人原因在外部()兼职情况。
A、经济实体
B、社会团体
C、学术机构
D、其他组织
干部员工在经商办企情况包括
A、购买已股权投资形式的非公开市场股权投资类私募产品(以工商注册为准)
B、出资设立或投资入股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
C、个体工商户
D、合伙企业
利害关系人是指
A、董、监、高及从业人员承担主要抚养费或赡养费的父母、子女及其他亲属
B、董监高及从业人员可以实际控制其账户运作的人员或机构
C、董监高及从业人员可以向其提供具体投资建议的人员或机构
D、董监高及从业人员可直接获取其账户利益的人员或机构
E、董监高及从业人员作为其账户资金实际持有人的人员或机构
公司将下述投资标的纳入董、监、高和从业人员,及其配偶、利害关系人投资行为管理范围,具体包括
A、上市、挂牌股权类。
B、债券类。
C、基金类。包括公募、私募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等。
D、未上市股权类。
分支机构应规范本部门从业人员的展业行为,在向投资者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时,应严格杜绝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行为
A向投资者就不确定事项提供确定性的判断,或告知投资者有可能使其误认为具有确定性的意见;
B向年龄70周岁(含)以上的投资者主动推介高风险产品或服务;
C向有无理投诉和无理闹访记录的投资者主动推介高风险产品或服务;
D向不特定投资者宣传推荐私募基金产品;
E代替投资者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知识测试,将测试答案、回访答复口径告知投资者,影响测评或回访结果;
公司《员工违规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通知中的责任追究方式包括
A、警示提醒: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
B、经济处分:扣减月度绩效工资、扣减年度绩效薪酬(含递延绩效薪酬);
C、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