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问卷
复制去编辑
某公司任职资格评定—数控车工(高级)理论知识考试
姓名
单选题(每题2分)
在数控车削加工中,对于深孔加工(长径比大于5),通常采用()方式进行排屑。
A.内排屑
B.外排屑
C.自然排屑
D.以上都不是
已知某零件轮廓由多个复杂曲线组成,在编程时采用()方法可提高编程效率和加工精度。
A.手工编程
B.CAD/CAM软件自动编程
C.宏程序编程
D.以上都不对
数控车床的伺服系统中,()可以有效消除传动间隙,提高传动精度。
A.滚珠丝杠副
B.齿轮传动副
C.皮带传动
D.以上都不是
加工高强度合金钢时,为提高刀具的耐磨性和耐热性,应选用()刀具材料。
A.高速钢
B.硬质合金
C.陶瓷
D.立方氮化硼
以下关于数控车床坐标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床坐标系的原点是固定不变的,用户不能修改
B.工件坐标系的原点必须与机床坐标系的原点重合
C.编程坐标系可以根据编程需要任意设定,与机床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在车削加工中,为了减小表面残余应力,可采用()。
A.增大切削深度
B.提高切削速度
C.采用负前角刀具
D.进行适当的热处理
数控车床的刀具补偿功能中,刀具长度补偿指令为()。
A.G40
B.G41
C.G43
D.G44
当数控车床出现“主轴定位不准”故障时,可能的原因是()。
A.主轴编码器故障
B.主轴电机故障
C.主轴轴承磨损
D.以上都有可能
加工多头螺纹时,为保证各头螺纹的导程精度,通常采用()方法。
A.小滑板分线法
B.交换齿轮分线法
C.圆周分线法
D.以上都不是
在数控车削编程中,若要实现刀具在加工过程中自动换刀,应使用()指令。
A.M03
B.M04
C.M05
D.M06
以下哪种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最好()。
A.45钢
B.铝合金
C.不锈钢
D.钛合金
数控车床的精度检验项目中,()用于检验车床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A.几何精度检验
B.工作精度检验
C.定位精度检验
D.以上都不是
车削薄壁零件时,为防止工件变形,可采用()装夹方法。
A.三爪卡盘
B.四爪卡盘
C.开缝套筒或扇形软卡爪
D.以上都不是
在数控车削加工中,若要加工内凹的圆弧面,应采用()指令。
A.G02
B.G03
C.G04
D.G05
数控车床的程序校验方法不包括()。
A.空运行校验
B.图形模拟校验
C.试切校验
D.理论计算校验
FANUC系统中,宏程序的调用指令是()。
A.M98
B.G65
C.M99
D.G66
数控车床加工空间曲面时,需使用()坐标系。
A.机床坐标系
B.工件坐标系
C.绝对坐标系
D.极坐标系
程序段“G10L12P1R5.0”表示()。
A.刀具长度补偿值设置为5.0mm
B.工件坐标系偏置值设置为5.0mm
C.宏程序参数赋值(#1=5.0)
D.半径补偿值设置为5.0mm
数控车床实现“镜像加工”时,需使用()功能。
A.平移变换
B.镜像对称(G71.1/G72.1)
C.旋转变换
D.比例缩放
加工复杂轮廓时,为提高程序效率,应采用()。
A.手工编程
B.自动编程(CAM)
C.固定循环指令
D.宏程序
数控车床的“多轴联动”通常指()。
A.X、Z轴联动
B.X、Y、Z轴联动(车铣复合)
C.主轴与进给轴联动
D.刀架与主轴联动
程序段“G68X0Y0R45”表示()。
A.旋转坐标系45°(以当前点为原点)
B.镜像对称45°
C.比例缩放45%
D.刀具半径补偿45°
数控车床加工螺纹时,若出现“乱牙”,最可能的原因是()。
A.切削速度过高
B.导程计算错误
C.伺服电机丢步
D.刀具磨损
宏程序中,“#i=#j+#k”表示()。
A.变量赋值(i=j+k)
B.条件判断
C.循环控制
D.函数运算
数控车床的“程序段跳过”功能(/)用于()。
A.跳过无效程序段
B.加速程序运行
C.保护关键程序
D.自动修正错误
车削高温合金(如GH4169)时,推荐的主轴转速范围是()。
A.50-100r/min
B.200-400r/min
C.800-1200r/min
D.1500r/min以上
加工薄壁零件(壁厚0.8mm)时,为减少变形,应采用()。
A.三爪卡盘直接夹紧
B.弹性软爪+中心架
C.顶尖定位
D.大切削深度
车削不锈钢(304)时,刀具前角应选()。
A.-5°(负)
B.10°(正)
C.20°(正)
D.0°(零)
加工深孔(L/D=15)时,为保证孔壁粗糙度,应使用()。
A.枪钻
B.喷吸钻
C.普通麻花钻
D.铰刀
精车球面时,为消除“鞍形误差”,应()。
A.增大刀具前角
B.调整刀具中心高度
C.减小进给量
D.提高主轴转速
加工铝合金(6061)时,为避免粘刀,应()。
A.降低切削速度
B.使用煤油作为切削液
C.增大背吃刀量
D.减小进给量
车削钛合金(TC4)时,刀具后角应选()。
A.6°-8°
B.10°-12°
C.15°-18°
D.20°-25°
加工细长轴(L/D=25)时,推荐的后角角度是()。
A.6°-8°
B.10°-12°
C.15°-18°
D.20°-25°
车削铸铁(HT250)时,刀具材料应选()。
A.高速钢(HSS)
B.硬质合金(K类)
C.陶瓷(Al₂O₃)
D.立方氮化硼(CBN)
加工精密小轴(直径Φ3mm)时,为保证圆度,应()。
A.使用顶尖定位
B.采用一夹一顶
C.用弹性软爪
D.以上都是
硬质合金车刀的“刃倾角”主要影响()。
A.切削力大小
B.切屑流向
C.刀具寿命
D.加工表面粗糙度
刀具磨损的三个阶段中,“正常磨损阶段”的特点是()。
A.磨损速度快
B.磨损速率稳定
C.刀具失效
D.无明显磨损
测量刀具后刀面磨损量(VB)应使用()。
A.游标卡尺
B.千分尺
C.刃磨测量仪
D.螺旋测微器
刀具半径补偿(G41/G42)的建立应在()。
A.圆弧段
B.直线段
C.任意位置
D.空运行时
切断刀的主偏角一般设计为()。
A.45°
B.75°
C.90°
D.60°
可转位车刀的“刀片定位精度”主要影响()。
A.加工表面粗糙度
B.尺寸精度
C.刀具寿命
D.切削力
涂层刀具(如TiN涂层)的主要优点是()。
A.提高刀具韧性
B.降低切削温度
C.增强表面硬度
D.减少切削力
刀具前角增大时,对切削力的影响是()。
A.径向力增大,轴向力减小
B.径向力和轴向力均减小
C.径向力减小,轴向力增大
D.径向力和轴向力均增大
加工不锈钢时,推荐使用的刀具涂层是()。
A.TiN(氮化钛)
B.TiC(碳化钛)
C.Al₂O₃(氧化铝)
D.PVD(物理气相沉积)
刀具刃磨时,“前刀面”与“后刀面”的交线是()。
A.刀尖
B.主切削刃
C.副切削刃
D.刃倾角
数控车床导轨润滑不足会导致()。
A.主轴过热
B.导轨磨损加剧
C.刀具崩刃
D.切削液泄漏
液压系统压力不稳定可能由()引起。
A.滤油器堵塞
B.油温过高
C.油缸密封损坏
D.以上都是
数控车床出现“401伺服准备未就绪”报警,可能的原因是()。
A.伺服电机编码器故障
B.驱动器参数丢失
C.电机与驱动器连接松动
D.以上都是
加工过程中突然断电,恢复后应首先()。
A.继续加工
B.回参考点
C.检查工件是否夹紧
D.关闭机床电源
数控车床的“主轴温升过高”可能是()。
A.润滑油不足
B.轴承磨损
C.主轴电机过载
D.以上都是
发现机床导轨有“拉伤”痕迹,应()。
A.用砂纸打磨
B.涂抹润滑脂
C.更换导轨
D.调整导轨间隙
数控车床的“刀架换刀卡滞”可能是()。
A.刀架定位销磨损
B.液压系统压力不足
C.电机齿轮间隙过大
D.以上都是
测量数控车床主轴径向跳动应使用()。
A.千分尺
B.百分表
C.激光对刀仪
D.圆度仪
数控车床的“电气柜积灰”可能导致()。
A.接触器触点氧化
B.伺服驱动器散热不良
C.控制系统误动作
D.以上都是
加工过程中出现“工件尺寸周期性波动”,可能的原因是()。
A.刀具磨损不均匀
B.主轴轴承间隙过大
C.进给系统反向间隙
D.以上都是
车削薄壁套筒(内孔Φ30H7,壁厚1.5mm)时,装夹方案应选择()。
A.三爪卡盘直接夹紧
B.弹性软爪+中心架
C.顶尖定位
D.一夹一顶
加工大螺距螺纹(M60×6)时,为避免乱牙,应采用()。
A.G76复合循环(自动退刀)
B.G92直进法(易乱牙)
C.G32单行程切削(需手动退刀)
D.手动进给
车削球面(半径R20mm)时,应使用()。
A.成型车刀(圆弧刃)
B.90°外圆车刀
C.切槽刀
D.螺纹刀
加工深槽(深度150mm,宽度12mm)时,应选择()。
A.外圆车刀(宽刃)
B.切槽刀(窄刃,排屑好)
C.螺纹刀(三角刃)
D.钻头(钻孔后镗孔)
车削高温合金(GH4169)时,推荐的刀具材料是()。
A.硬质合金(YT15)
B.陶瓷(Al₂O₃)
C.立方氮化硼(CBN)
D.涂层硬质合金(TiAlN)
加工铝合金(7075)时,为提高表面质量,应()。
A.提高切削速度
B.减小进给量
C.使用油性切削液
D.以上都是
数控车床的“首件检验”应包括()。
A.尺寸精度
B.表面粗糙度
C.形状公差
D.以上都是
加工过程中发现“刀具异常磨损”,可能的原因是()。
A.切削参数不当(如速度过高)
B.工件材料硬度不均
C.刀具涂层脱落
D.以上都是
车削精密蜗杆时,应使用()。
A.成型车刀
B.螺纹车刀
C.铣刀
D.镗刀
宏程序中,“WHILE[条件]DO1”表示()。
A.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DO1到END1)
B.当条件不满足时,执行循环体
C.无限循环
D.条件判断后跳转
加工复杂轮廓时,使用“宏程序+子程序”嵌套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程序长度
B.提高程序可读性
C.实现参数化加工
D.以上都是
数控车床实现“多工序集中加工”时,需使用()。
A.自动换刀装置(ATC)
B.刀库
C.主轴准停
D.以上都是
加工阶梯轴(直径Φ50→Φ40→Φ30)时,优化工艺应()。
A.从大端到小端加工(减少装夹次数)
B.从小端到大端加工(保证精度)
C.分多次装夹
D.以上都不对
车削偏心轴(偏心距e=3mm)时,应使用()。
A.三爪卡盘+垫片
B.四爪卡盘找正
C.专用偏心夹具
D.顶尖定位
加工曲轴(多拐)时,数控车床需配置()。
A.动力刀塔
B.回转刀架
C.尾座
D.中心架
程序段“G70P10Q20”表示()。
A.精车循环(从N10到N20)
B.粗车循环(从N10到N20)
C.端面切削循环
D.切槽循环
加工内螺纹(M20×2-6H)时,底孔直径应加工为()。
A.Φ18mm(经验值)
B.Φ18.38mm(钢件公式:20-1.08×2)
C.Φ20mm(公称直径)
D.Φ19mm(随意加工)
数控车床的“刀具寿命管理”功能通过()实现。
A.记录刀具切削时间
B.监测刀具磨损量
C.自动更换刀具
D.以上都是
加工表面有“振纹”的工件,应调整()。
A.切削速度(降低高速振动)
B.进给量(增大减少振动)
C.主轴轴承间隙(减小间隙)
D.以上都是
操作数控车床时,必须穿戴的防护装备是()。
A.防护眼镜
B.戒指
C.宽松衣物
D.手表
机床运行时,禁止进行的操作是()。
A.观察加工过程
B.调整刀具补偿值
C.清理铁屑
D.记录参数
发现机床异响(如主轴尖叫),应()。
A.继续加工并记录
B.立即停机并报告
C.自行拆卸检查
D.调整参数后继续
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应使用()灭火。
A.水
B.泡沫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沙土
加工完成后,应清理机床并()。
A.关闭电源
B.保持工件在卡盘上
C.不关闭冷却液
D.离开机床
数控车床的“安全门”在加工时应()。
A.保持开启(观察方便)
B.关闭(防止切屑飞溅)
C.半开(平衡气压)
D.无所谓
操作旋转部件(如卡盘)时,禁止佩戴()。
A.防护手套
B.护目镜
C.工作帽
D.工作鞋
机床的“急停按钮”通常位于()。
A.操作面板
B.床身底部
C.主轴箱顶部
D.尾座附近
加工过程中,若发现工件松动,应()。
A.继续加工
B.立即停机并重新夹紧
C.降低转速
D.增大进给量
数控车床的“维护记录”应包含()。
A.润滑油添加量
B.刀具更换时间
C.故障现象及处理方法
D.以上都是
数控车床的“车铣复合加工”可实现()。
A.车削+铣削+钻孔复合加工
B.仅车削
C.仅铣削
D.仅钻孔
“五轴联动数控车床”主要用于加工()。
A.简单回转体
B.复杂曲面(如叶轮)
C.阶梯轴
D.螺纹
数控车床的“智能刀具管理”系统可实现()。
A.刀具自动识别与补偿
B.刀具寿命预测
C.刀具库存管理
D.以上都是
加工“镜面零件”(表面粗糙度Ra0.02)时,应使用()。
A.油性切削液
B.极压切削油
C.煤油
D.以上都是
数控车床的“热变形补偿”功能通过()。
A.温度传感器监测主轴温度
B.计算热伸长量并修正坐标系
C.自动调整刀具补偿值
D.以上都是
加工“薄壁铝合金零件”时,推荐使用的工艺是()。
A.高速切削(减少变形)
B.冷却切削(降低热变形)
C.分粗精加工(减少内应力)
D.以上都是
数控车床的“远程监控”功能通过()实现。
A.工业以太网
B.无线通信
C.物联网(IoT)
D.以上都是
加工“钛合金航空零件”时,关键控制指标是()。
A.表面粗糙度
B.尺寸精度
C.刀具磨损
D.以上都是
数控车床的“自适应控制”(ACC)功能可根据()自动调整切削参数。
A.工件材料
B.刀具磨损
C.切削力
D.以上都是
加工“复杂型面零件”时,应优先使用()。
A.成型车刀
B.自动编程(CAM)
C.手工编程
D.宏程序
G73指令适用于加工()。
A.形状复杂的零件(如曲面)
B.直径变化大的棒料
C.薄壁零件
D.螺纹
车削多头螺纹(如M20×2-6H/6g,2头)时,应设置()。
A.导程=2mm(单头)
B.螺距=2mm(多头时导程=螺距×头数=4mm)
C.头数=1(默认)
D.无需设置,自动识别
刀具半径补偿的建立与取消应在()。
A.直线段(非圆弧)
B.圆弧段
C.任意位置
D.空运行时
加工内螺纹时,底孔直径的计算公式是()。
A.底孔直径=公称直径-螺距
B.底孔直径=公称直径-1.08×螺距(钢件)
C.底孔直径=公称直径+螺距
D.底孔直径=公称直径-0.5×螺距
数控车床的“固定循环”指令中,R参数表示()。
A.切削深度(Z向)
B.退刀量
C.精加工余量
D.主轴转速
车削球面时,应选择的刀具是()。
A.成型车刀(圆弧刃)
B.90°外圆车刀
C.切槽刀
D.螺纹刀
加工细长轴时,为减少热变形,应()。
A.使用弹性顶尖
B.提高切削速度
C.增大进给量
D.减少冷却液流量
程序段“G02X50Z-20R10F0.2”中,R10表示()。
A.圆弧半径10mm
B.圆心坐标X50Z-20
C.切削深度10mm
D.进给速度0.2mm/r
车削淬硬钢(HRC50以上)时,推荐使用的刀具材料是()。
A.硬质合金(YT15)
B.陶瓷(Al₂O₃)
C.立方氮化硼(CBN)
D.金刚石(PCD)
加工中出现“工件尺寸超差”(全部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刀具磨损(半径补偿未更新)
B.编程时误将直径输为半径
C.对刀时工件坐标系设定错误
D.以上都是
测量螺纹时,“通止规”用于检测()。
A.中径
B.螺距
C.牙型
D.小径
数控车床的“刀库”主要用于()。
A.存储刀具(多工序加工)
B.冷却刀具
C.测量刀具长度
D.调整刀具角度
加工铝合金时,为避免粘刀,应()。
A.提高切削速度
B.增大进给量
C.使用油性切削液
D.以上都是
程序段“G43H01”表示()。
A.刀具长度正补偿,调用1号刀补
B.刀具半径正补偿,调用1号刀补
C.取消长度补偿
D.取消半径补偿
车削偏心套(内孔偏心)时,应使用()。
A.三爪卡盘+偏心垫片
B.四爪卡盘找正
C.专用偏心夹具
D.顶尖定位
数控车床的“主轴编码器”损坏会导致()。
A.主轴无法旋转
B.主轴转速不稳定
C.加工尺寸偏差(无反馈)
D.以上都是
加工过程中,若发现切屑呈“带状”,说明()。
A.切削速度过低
B.切削速度过高(易形成带状切屑,难断屑)
C.进给量过大
D.刀具前角过小
数控车床的“维护记录”应包含()。
A.润滑油添加量
B.刀具更换时间
C.故障现象及处理方法
D.以上都是
加工图示零件(外圆Φ50±0.01mm,表面粗糙度Ra0.4),应选择的加工工艺是()。
A.粗车→精车
B.车铣复合加工
C.磨削
D.激光切割
加工图示零件(外圆Φ30,端面,倒角C1),正确的加工顺序是()。
A.车端面→粗车外圆→精车外圆→倒角
B.粗车外圆→车端面→精车外圆→倒角
C.车端面→倒角→粗车外圆→精车外圆
D.粗车外圆→倒角→车端面→精车外圆
数控车床出现“过载报警”(如403),可能的原因是()。
A.切削力过大(如过载切削)
B.伺服电机故障
C.驱动器参数设置错误
D.以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