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问卷
复制去编辑
【某公司】任职资格评定—二车间弯管工(中级)理论知识考试
姓名
单选题(每题2分)
管路弯制过程中,弯管的弯曲半径一般不得小于管子外径的()倍。
A.1
B.2
C.3
D.4
下列哪种管材在弯制时更容易出现褶皱现象?()
A.不锈钢管
B.铜管
C.薄壁碳钢管
D.厚壁碳钢管
采用冷弯法弯制管路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
A.-5
B.0
C.5
D.10
热弯管路时,加热温度应控制在管材的()范围内。
A.再结晶温度以下
B.再结晶温度-熔点之间
C.熔点以上
D.室温-再结晶温度之间
弯管时,为了防止管材截面变形,常采用的方法是()。
A.增加弯曲速度
B.使用芯棒
C.减小弯曲角度
D.降低环境温度
对于管径较大的管路弯制,一般优先选用()方式。
A.手工冷弯
B.机械冷弯
C.手工热弯
D.中频感应加热弯管
弯制后的管路,其椭圆度不得超过管径的()。
A.5%
B.10%
C.15%
D.20%
弯管过程中,若发现管材出现裂纹,主要原因可能是()。
A.弯曲速度过慢
B.加热温度过高或过低
C.未使用润滑剂
D.管材壁厚过厚
下列哪种工具不适用于手工冷弯小直径管路?()
A.弯管器
B.滑轮弯管机
C.火焰喷枪
D.手动液压弯管机
中频感应加热弯管的主要优点是()。
A.设备简单
B.成本低
C.弯曲质量好、效率高
D.操作方便
冷弯薄壁钢管时,为减小回弹,弯曲角度应比设计角度()。
A.大1°-3°
B.小1°-3°
C.大5°-8°
D.小5°-8°
热弯管路时,加热区域长度一般为弯曲弧长的()倍。
A.1-1.5
B.1.5-2
C.2-2.5
D.2.5-3
弯管时,管材的弯曲方向应与管材的()方向一致。
A.轧制纹路垂直
B.任意方向
C.轧制纹路平行
D.与轧制纹路成45°角
机械冷弯管路时,弯管机的模具与管材外径的配合间隙应控制在()mm以内。
A.0.5
B.1
C.1.5
D.2
手工热弯管路常用的加热方式是()。
A.焦炭加热
B.电炉加热
C.红外线加热
D.激光加热
弯制有缝管时,其焊缝应置于()。
A.弯曲的内侧
B.弯曲的外侧
C.弯曲的任意位置
D.与中性层约成45°角处
当弯管的弯曲角度大于()时,需要分多次弯曲完成。
A.30°
B.60°
C.90°
D.120°
以下哪种因素对弯管质量影响最小?()
A.管材材质
B.弯曲半径
C.弯曲速度
D.管材颜色
冷弯后的管路,需要进行()处理来消除内应力。
A.淬火
B.退火
C.回火
D.正火
弯管机在使用前,应检查()。
A.模具是否完好
B.液压系统是否漏油
C.电气系统是否正常
D.以上都是
对于铝合金管的弯制,宜采用()。
A.冷弯
B.热弯
C.冷弯或热弯均可
D.先冷弯后热弯
弯制高压管路时,其表面不得有()。
A.划伤
B.凹坑
C.褶皱
D.以上都是
热弯管路时,加热不均匀会导致()。
A.弯管椭圆度超标
B.弯管角度不准确
C.弯管回弹量增大
D.管材硬度增加
手工冷弯管路时,操作人员应()。
A.快速用力弯曲
B.缓慢均匀用力弯曲
C.先缓慢后快速弯曲
D.先快速后缓慢弯曲
弯管的弯曲角度偏差一般不得超过()。
A.±0.5°
B.±1°
C.±1.5°
D.±2°
中频感应加热弯管中,感应圈的宽度一般为管材外径的()倍。
A.0.5-1
B.1-1.5
C.1.5-2
D.2-2.5
弯制铜合金管时,为防止氧化,可在加热时采用()保护。
A.空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机械冷弯管路的最大管径限制主要取决于()。
A.弯管机的规格
B.管材的材质
C.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D.工作环境
弯管后,管路的壁厚减薄量不得超过壁厚的()。
A.10%
B.15%
C.20%
D.25%
手工热弯管路时,加热到合适温度后,应()进行弯曲。
A.立即快速
B.稍作停留后缓慢
C.放置冷却后
D.再次加热后
下列哪种管材在弯制时需要预热?()
A.低合金高强度钢
B.纯铜
C.纯铝
D.不锈钢
弯管过程中,芯棒的直径应比管材内径()。
A.略小
B.略大
C.相等
D.无要求
采用冷弯法弯制紫铜管时,通常()进行润滑。
A.不需要
B.使用肥皂水
C.使用机油
D.使用黄油
弯制后的管路若存在轻微变形,可采用()进行矫正。
A.火焰加热矫正
B.机械捶打矫正
C.常温下手工矫正
D.重新弯制
中频感应加热弯管的温度控制主要依靠()。
A.观察火焰颜色
B.经验判断
C.触摸管材温度
D.温度传感器
手工冷弯小直径钢管时,一般每次弯曲角度不超过()。
A.15°
B.30°
C.45°
D.60°
弯管的弯曲段波浪度(波浪高度)不得超过()mm。
A.2
B.3
C.4
D.5
热弯管路时,管材加热至合适温度后,其表面颜色会发生变化,对于碳钢,合适的加热颜色为()。
A.暗红色
B.橙黄色
C.白色
D.蓝色
机械冷弯管路时,若管材出现打滑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A.夹紧力不足
B.模具表面粗糙度过大
C.管材表面有油污
D.以上都是
弯制后的管路应进行()检查。
A.外观检查
B.尺寸检查
C.无损检测(必要时)
D.以上都是
弯管过程中,管材的中性层()。
A.长度变长
B.长度变短
C.长度不变
D.发生扭曲
手工热弯管路时,常用的填充材料是()。
A.水
B.沙子
C.石子
D.木屑
冷弯管路时,管材的变形主要发生在()。
A.中性层
B.弯曲外侧和内侧
C.整个管材截面
D.管材两端
弯制大口径薄壁管路时,为保证其圆度,可采用()方法。
A.增加弯曲速度
B.减小弯曲角度
C.外部支撑
D.多次弯曲
弯制高压合金钢管时,弯曲后需进行()检测以验证材料性能变化。
A.硬度测试
B.金相组织分析
C.拉伸强度试验
D.以上全部
手工热弯有色金属管时,常用()作为加热辅助材料防止局部过热。
A.石棉布
B.耐火砖
C.陶土泥
D.石英砂
中频感应弯管中,管材推进速度过快会导致()。
A.弯曲角度偏大
B.管壁厚度减薄超标
C.椭圆度不合格
D.表面氧化严重
弯制低温用管路(如液氮管道)时,需优先考虑管材的()。
A.低温冲击韧性
B.热膨胀系数
C.导热率
D.密度
当弯制“U”形管路时,两个弯曲段的()需保持一致以保证安装精度。
A.弯曲半径
B.弯曲角度
C.直管段长度
D.以上全部
弯制PVC塑料管时,加热温度过高会导致管材()。
A.回弹量增大
B.椭圆度超标
C.分解产生有毒气体
D.表面硬化
采用中频感应加热弯管时,感应圈与管材之间的间隙一般控制在()mm。
A.1-2
B.3-5
C.6-8
D.9-10
弯制钛合金管路时,严禁使用()进行润滑。
A.专用钛合金润滑剂
B.石墨粉
C.二硫化钼
D.含氯润滑剂
对于需要承受高压的弯管,在弯制完成后通常要进行()处理来提高其强度。
A.时效处理
B.渗碳处理
C.固溶强化处理
D.氮化处理
手工冷弯直径为20mm的不锈钢管,适合选用的工具是()。
A.手动弯管器
B.电动弯管机
C.液压弯管机
D.中频感应弯管设备
热弯管路过程中,若发现管材出现局部过烧现象,应()。
A.继续弯制,后续打磨处理
B.加快弯制速度
C.降低加热温度后继续弯制
D.停止弯制,报废该管材
弯管的弯曲部分与直管部分的过渡应()。
A.有明显折线
B.呈直角过渡
C.平滑过渡
D.无需特殊要求
当弯制多层套管组成的管路时,各层套管的弯曲半径应()。
A.相同
B.内层大于外层
C.外层大于内层
D.无固定要求
冷弯后的铝管,为恢复其耐腐蚀性,应进行()处理。
A.淬火处理
B.钝化处理
C.回火处理
D.正火处理
中频感应加热弯管时,加热速度过快会导致()。
A.管材内外壁温差过大
B.弯管椭圆度超标
C.弯管角度偏差大
D.管材硬度降低
弯制带有防腐涂层的管路时,应()。
A.直接弯制,无需特殊处理
B.先去除涂层,弯制后再重新涂装
C.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涂层损坏
D.只对涂层较薄的部位进行弯制
在低温环境下弯制管路,为防止管材脆裂,可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弯制速度
B.减小弯曲半径
C.减少弯制次数
D.对管材进行预热
弯制铜管时,为防止其内壁产生氧化皮,可在管内通入()。
A.空气
B.氩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机械冷弯管路时,弯管机的压模压力应根据()进行调整。
A.管材材质
B.管材管径
C.弯曲半径
D.以上都是
手工热弯管路时,加热用的焦炭中若含有较多杂质,会导致()。
A.加热速度变慢
B.弯管角度不准确
C.管材表面产生缺陷
D.管材硬度增加
弯制后的管路进行通球试验的目的是检查()。
A.管路的承压能力
B.管路的内部畅通情况
C.管路的密封性能
D.管路的弯曲质量
当弯制不同壁厚的同材质管路时,在相同弯曲半径下,壁厚较薄的管路()。
A.更容易发生变形
B.弯曲角度更准确
C.回弹量更小
D.所需弯曲力更大
管路点焊时,焊点间距一般控制在()mm较为合适。
A.10-20
B.30-50
C.60-80
D.90-100
点焊管路时,电极压力过大会导致()。
A.焊点强度不足
B.焊件表面氧化严重
C.焊件表面压痕过深
D.焊接时间延长
下列哪种管材点焊时,需要采用特殊的焊接工艺和电极材料?()
A.碳钢管
B.铜管
C.铝管
D.钛合金管
管路点焊前,焊件表面的油污、铁锈等杂质必须清理干净,否则会导致()。
A.焊点不牢固
B.焊接电流过大
C.电极磨损加快
D.焊接时间缩短
点焊设备的焊接变压器次级电压一般在()V范围内。
A.1-3
B.4-6
C.2-15
D.16-20
点焊过程中,焊接时间过短会造成()。
A.焊件烧穿
B.焊点熔深不足
C.焊件变形过大
D.电极粘连焊件
为保证管路点焊质量,电极材料应具有良好的()。
A.导电性
B.导热性
C.硬度和耐磨性
D.以上都是
点焊铝管时,常采用()电极材料。
A.铬锆铜
B.纯铜
C.钨铜合金
D.石墨
管路点焊时,若发现焊点周围出现飞溅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A.焊接电流过大
B.电极压力过小
C.焊件表面不平整
D.以上都是
点焊后的管路,进行强度检验时,常用的方法是()。
A.超声波探伤
B.X射线探伤
C.破坏性拉伸试验
D.磁粉探伤
点焊过程中,电极磨损后,会导致()。
A.焊接电流减小
B.焊点质量不稳定
C.焊接时间缩短
D.焊件变形减小
对于厚度较薄的管路点焊,应采用()的焊接参数。
A.短时间、小电流
B.长时间、大电流
C.短时间、大电流
D.长时间、小电流
点焊设备的电极冷却水的作用是()。
A.冷却电极,防止过热
B.保护电极,延长使用寿命
C.提高焊接质量
D.以上都是
点焊不锈钢管时,为防止晶间腐蚀,应()。
A.增大焊接电流
B.减少焊接热输入
C.增加焊点间距
D.降低电极压力
管路点焊时,电极头的形状一般根据()选择。
A.管材材质
B.管材管径
C.焊接位置
D.以上都是
点焊后,若发现焊点中心出现缩孔,主要原因是()。
A.电极压力不足
B.焊接电流过小
C.焊接时间过长
D.电极头不平整
下列关于管路点焊安全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A.操作前检查设备接地是否良好
B.焊接时佩戴防护眼镜
C.可以用手直接触摸刚焊完的焊件
D.定期检查电极冷却水流量
点焊铜合金管时,由于铜合金的导电性好,需要()。
A.增大焊接电流
B.延长焊接时间
C.提高电极压力
D.以上都是
管路点焊质量的非破坏性检验方法是()。
A.弯曲试验
B.目视检查
C.冲击试验
D.疲劳试验
点焊过程中,若焊接回路的接触电阻过大,会导致()。
A.焊接电流减小
B.电极寿命延长
C.焊接时间缩短
D.焊点强度提高
点焊铝合金管路时,采用的焊接电流波形通常为()。
A.直流波形
B.普通交流波形
C.低频调制波形
D.高频脉冲波形
管路点焊前,对焊件进行预压的目的是()。
A.去除焊件表面氧化膜
B.改善电极与焊件的接触
C.防止焊接时飞溅
D.以上都是
点焊设备的控制箱出现故障时,应()。
A.立即切断电源,通知专业人员维修
B.自行拆卸检查
C.继续使用,观察故障情况
D.加大焊接电流尝试解决问题
点焊后的管路,若要提高其耐腐蚀性,可进行()处理。
A.淬火
B.电镀
C.回火
D.正火
在弯制带有内衬防腐层的管路时,为防止内衬损坏,应优先采用()
A.中频感应加热弯管法
B.冷弯成型法
C.火焰加热弯管法
D.焦炭加热弯管法
弯制大口径(>500mm)薄壁管路时,常采用“外支撑滚轮+内芯棒”联合工艺,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弯曲速度
B.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C.减少设备损耗
D.防止管壁局部失稳塌陷
对于弯制后需进行液压试验的高压管路,其弯曲部位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一般不低于()
A.Ra12.5
B.Ra6.3
C.Ra3.2
D.Ra1.6
解析:高压管路液压试验时,表面粗糙度过高可能导致应力集中或密封失效,Ra3.2既能保证表面质量,又符合经济性要求,因此选C。
弯制钛-钢复合管时,为避免两种材料分层,关键控制参数是()
A.弯曲过程中的层间摩擦力
B.管材加热温度均匀性
C.弯管机的旋转速度
D.弯曲角度的分段控制
采用冷弯法弯制铝锰合金管时,为防止加工硬化,每道弯曲工序后需进行()
A.淬火处理
B.渗碳处理
C.氮化处理
D.去应力退火处理
弯制螺旋状盘管时,相邻两圈的间距误差应控制在()以内,以保证安装和使用性能
A.±1mm
B.±3mm
C.±5mm
D.±10mm
手工热弯铅管时,需佩戴防毒面具,主要是为防止()
A.高温烫伤
B.粉尘吸入
C.铅蒸汽中毒
D.有害气体刺激
中频感应加热弯管设备的感应器若出现局部破损,会导致()
A.管材加热不均匀
B.弯管椭圆度超标
C.弯曲角度偏差增大
D.设备短路损坏
弯制波纹补偿器用的薄壁不锈钢管时,为保证波纹成型精度,需严格控制()
A.管材壁厚公差
B.弯曲模具表面粗糙度
C.弯曲速度与温度曲线
D.以上全部
当弯制曲率半径极小(R≈1.5D)的管路时,最适合的工艺是()
A.手工冷弯
B.机械冷弯
C.数控绕弯成型
D.热推弯管法
弯制后的管路若需进行喷砂除锈,应在()工序之后进行
A.无损检测
B.矫形校正
C.压力试验
D.防腐涂装
弯制镍基合金管时,禁止使用含硫的润滑剂,是因为硫会与镍发生反应生成(),降低材料性能
A.硫化铁
B.硫酸镍
C.单质硫
D.低熔点共晶物
机械冷弯管路时,若管材出现“竹节状”变形,主要原因是()
A.模具压块间距过大
B.管材送进速度过快
C.弯曲角度设定错误
D.设备润滑不足
弯制PVC-C(氯化聚氯乙烯)管材时,加热温度应控制在()℃,以保证材料性能稳定
A.120-150
B.180-200
C.210-230
D.250-280
弯制后的钛管路进行酸洗时,酸洗液中不能含有(),否则会引发缝隙腐蚀
A.硝酸
B.盐酸
C.氢氟酸
D.柠檬酸
点焊钛合金与钛合金异种接头时,为防止β相脆化,应采用()焊接参数
A.大电流、长时间
B.大电流、短时间
C.小电流、长时间
D.小电流、短时间
点焊不锈钢波纹管时,为保证焊缝气密性,宜采用()焊接设备
A.激光点焊机
B.交流电阻点焊机
C.储能点焊机
D.电容式点焊机
点焊设备的焊接变压器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的匝数比通常为()
A.1:1
B.2:1
C.10:1
D.50:1
点焊铜-铝异种金属时,为防止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生成,应在焊接界面添加()
A.锡箔
B.镍箔
C.锌箔
D.铅箔
点焊后的管路进行磁粉探伤时,若发现焊点周围存在磁痕显示,可能的原因是()
A.焊点内部气孔
B.未焊透缺陷
C.裂纹缺陷
D.以上均有可能
点焊超薄金属箔(厚度<0.1mm)时,电极端面应加工成()形状以提高焊接成功率
A.平面
B.凹面
C.锥面
D.锯齿面
点焊设备的电极修磨后,其端面直径尺寸偏差应控制在()mm以内
A.±0.2
B.±0.5
C.±1.0
D.±1.5
点焊铝合金蜂窝管路时,需采用“多点同步点焊”工艺,主要目的是()
A.提高生产效率
B.减少结构变形
C.降低设备损耗
D.改善焊点外观
点焊设备的焊接控制器若出现时间控制误差(>±5%),会导致()
A.焊点熔核尺寸不稳定
B.飞溅增加
C.电极粘连概率上升
D.以上全部
点焊铜钨合金管时,应优先选择()作为电极材料以减少粘连
A.纯铜
B.铬锆铜
C.钨铜合金
D.铍铜
点焊后的管路进行疲劳试验时,若焊点部位最先失效,说明()
A.焊点应力集中严重
B.焊接电流过小
C.电极压力不足
D.焊件表面清理不彻底
点焊设备的冷却水流量传感器若发生故障,可能导致()
A.焊接电流波动
B.电极过热烧毁
C.焊点熔深不稳定
D.设备短路跳闸
点焊钛-钢复合管时,应采用()电极压力曲线以避免分层
A.恒定压力
B.先低后高
C.先高后低
D.阶梯式变化
点焊质量控制中,SPC(统计过程控制)主要监测的参数不包括()
A.焊接电流均值与标准差
B.电极压力波动范围
C.焊件表面粗糙度
D.焊点直径分布
点焊塑料-金属复合管时,应采用()技术实现两种材料的可靠连接
A.超声波点焊
B.电阻点焊
C.激光点焊
D.储能点焊
弯制钛-钢复合管时,为保证层间结合质量,应采用()
A.快速冷弯
B.单次大角度热弯
C.高频感应加热弯管
D.分段小角度热弯并控制层间压力
手工热弯有色金属管时,常用()辅助材料防止局部过热
A.石棉布
B.耐火砖
C.陶土泥与石英砂混合物
D.玻璃纤维布
中频感应弯管设备的冷却水温度异常升高时,首先应检查()
A.冷却水管路是否堵塞
B.感应圈是否破损
C.变压器油位
D.控制系统参数
弯制PVC-C管材时,若温度超过230℃,管材会()
A.硬度增加
B.分解产生有毒气体
C.塑性增强
D.颜色变浅
镍基合金管弯制过程中,严禁使用()作为润滑剂
A.石墨基润滑剂
B.二硫化钼润滑剂
C.硅油基润滑剂
D.含氯润滑剂
大口径薄壁管(D>800mm)弯制时,采用“外支撑滚轮+内芯棒+液压辅助”工艺,主要防止()
A.弯曲角度偏差
B.表面划伤
C.管壁局部塌陷和椭圆变形
D.管材长度收缩
高压合金钢管弯制后,需进行()等多项检测
A.硬度测试、金相分析
B.拉伸试验、冲击试验
C.无损检测、尺寸检查
D.以上全部
薄壁不锈钢波纹管制弯时,最关键的控制参数是()
A.弯曲速度与温度曲线
B.模具精度与表面粗糙度
C.管材壁厚均匀性
D.以上都是
钛管弯制后进行酸洗,应使用()溶液
A.盐酸+硝酸混合液
B.硝酸+氢氟酸混合液
C.硫酸+磷酸混合液
D.氢氧化钠溶液
手工热弯有色金属管时,加热至合适温度后,应()进行弯曲
A.立即快速弯曲
B.等待冷却至室温
C.稍作停顿使温度均匀后缓慢弯曲
D.再次加热至更高温度
中频感应弯管中,感应器与管材的最佳间隙为()
A.1-2mm
B.3-5mm
C.6-8mm
D.9-10mm
冷弯铝锰合金管后,为消除加工硬化并恢复塑性,需进行()处理
A.淬火
B.回火
C.去应力退火
D.正火
“蛇形”管路弯制时,需精确控制()等参数
A.各弯曲段角度
B.弯曲半径
C.直管段长度
D.以上全部
弯制后的管路进行通球试验,球体直径通常为管路内径的()
A.70%-75%
B.85%-90%
C.95%-100%
D.105%-110%
点焊后的管路进行气密试验,应在()工序之后进行
A.外观检查
B.尺寸检验
C.无损检测合格
D.防腐涂装
镍基合金管弯制后,表面残留的润滑剂必须使用()彻底清洗
A.专用有机溶剂
B.碱性清洗剂
C.酸性清洗剂
D.清水
PVC管热弯模具表面需涂抹()以防止管材粘连
A.机油
B.黄油
C.凡士林
D.专用脱模剂
钛-钢复合管弯曲后,层间结合力检测不合格时,应()
A.进行补焊处理
B.增加点焊数量
C.打磨表面后重新弯制
D.报废并重新加工
中频感应弯管设备的感应器破损后,会直接导致()
A.弯管椭圆度超标
B.管材加热不均匀
C.弯曲角度偏差增大
D.设备短路故障
手工热弯铅管产生的废铅渣属于()
A.一般工业固废
B.可回收资源
C.危险废物
D.生活垃圾
薄壁不锈钢波纹管制弯后,必须进行()试验以验证其性能
A.疲劳强度
B.压力密封性
C.耐腐蚀性
D.耐磨性能
冷弯铝锰合金管时,每道弯曲的最大角度不宜超过()
A.15°
B.30°
C.45°
D.60°
钛管酸洗后,表面应呈现()状态
A.灰白色氧化膜
B.黑色腐蚀斑点
C.均匀光亮的金属本色
D.蓝色钝化膜
大口径薄壁管弯制时,外支撑滚轮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弯曲速度
B.控制弯曲角度
C.辅助定位
D.防止管壁局部塌陷
镍基合金管弯制过程中,润滑剂残留会导致()
A.高温下材料性能下降
B.表面划伤
C.尺寸偏差
D.椭圆度超标
PVC-C管材热弯后,正确的冷却方式是()
A.快速水冷
B.自然冷却或缓慢风冷
C.强制风冷
D.冰水浸泡
钛-钢复合管弯曲后,需重点检测()指标
A.层间结合力
B.弯曲角度偏差
C.椭圆度
D.以上全部
中频感应弯管设备的冷却水温度超过()时需立即停机检查
A.30℃
B.40℃
C.50℃
D.60℃
手工热弯有色金属管时,陶土泥的适宜涂抹厚度为()
A.3-5mm
B.8-10mm
C.12-15mm
D.20-25mm
薄壁不锈钢波纹管制弯模具的表面粗糙度应达到()
A.Ra12.5
B.Ra6.3
C.Ra3.2
D.Ra0.8
无缝不锈钢钢管按生产方法主要分为()
A.热轧和冷轧(拔)
B.铸造和锻造
C.冲压和焊接
D.挤压和旋压
以下哪种元素是不锈钢中决定其耐腐蚀性的主要合金元素()
A.碳
B.铬
C.锰
D.硅
304不锈钢的含铬量大约为()
A.8%
B.18%
C.28%
D.38%
无缝不锈钢钢管的外径尺寸允许偏差通常用()表示
A.百分比
B.固定数值(mm)
C.字母代号
D.等级符号
下列哪种组织形态不是无缝不锈钢钢管常见的显微组织()
A.奥氏体
B.马氏体
C.渗碳体
D.铁素体
提高无缝不锈钢钢管强度最有效的合金元素是()
A.镍
B.钼
C.钒
D.钛
316不锈钢相比304不锈钢,增加了哪种合金元素从而提高耐腐蚀性()
A.铜
B.钼
C.钨
D.钴
以下哪种环境下,无缝不锈钢钢管最容易发生晶间腐蚀()
A.干燥大气
B.中性水溶液
C.氧化性酸溶液
D.碱性溶液
无缝不锈钢钢管的密度大约是()
A.4.5g/cm³
B.7.9g/cm³
C.11.3g/cm³
D.19.3g/cm³
为防止无缝不锈钢钢管在焊接时产生热裂纹,可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焊接速度
B.增加碳含量
C.控制硫、磷含量
D.降低焊接电流
奥氏体不锈钢无缝钢管的特点不包括()
A.无磁性
B.高温强度好
C.可通过热处理强化
D.耐腐蚀性优良
无缝不锈钢钢管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时,需重点关注其()
A.导热性
B.韧性
C.导电性
D.热膨胀系数
以下哪种加工方式不会改变无缝不锈钢钢管的壁厚()
A.冷轧
B.冷拔
C.旋压
D.矫直
无缝不锈钢钢管的酸洗主要目的是()
A.去除油污
B.提高表面光洁度
C.去除氧化皮
D.增加耐腐蚀性
430不锈钢属于()不锈钢
A.奥氏体
B.马氏体
C.铁素体
D.双相
无缝不锈钢钢管的超声波探伤主要用于检测()
A.表面裂纹
B.内部缺陷
C.尺寸偏差
D.硬度不均
无缝不锈钢钢管的晶粒度等级越高,表示晶粒()
A.越大
B.越小
C.越均匀
D.越不规则
以下哪种焊接方法最适合无缝不锈钢钢管的焊接()
A.电弧焊
B.气焊
C.电阻焊
D.氩弧焊
无缝不锈钢钢管在海水环境中,主要面临的腐蚀类型是()
A.均匀腐蚀
B.点蚀
C.缝隙腐蚀
D.应力腐蚀开裂
无缝不锈钢钢管的伸长率是衡量其()的指标
A.强度
B.硬度
C.韧性
D.塑性
无缝不锈钢钢管的规格表示方法为()
A.外径×壁厚
B.内径×壁厚
C.外径×长度
D.内径×长度
无缝不锈钢钢管的磁性主要取决于其()
A.铬含量
B.镍含量
C.组织形态
D.碳含量
无缝不锈钢钢管在高温使用时,需考虑的主要性能是()
A.抗氧化性和高温强度
B.耐磨性和韧性
C.导电性和导热性
D.耐低温性和抗疲劳性
以下哪种检测方法可用于快速检测无缝不锈钢钢管表面的开口缺陷()
A.涡流检测
B.磁粉检测
C.渗透检测
D.射线检测
使用电动切管机前必须检查的项目是?
A.电源线绝缘层完整性
B.锯片安装牢固度
C.设备接地状态
D.以上全部
氧气乙炔焰切割时,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安全间距应大于?
A.3米
B.5米
C.8米
D.10米
等离子切割机运行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
A.防辐射面罩
B.防尘口罩
C.防电弧手套
D.以上全部
手动割管器使用后应?
A.浸泡在机油中保存
B.拆解零件存放
C.清理刀片并涂抹防锈油
D.随意放置
管道切割机的紧急停止按钮必须?
A.定期拆除测试
B.保持清洁灵敏
C.用胶带固定防止误触
D.连接备用电源
切割铸铁管道时,必须佩戴的防护用品是?
A.护目镜+耳塞
B.防毒面具+防刺手套
C.安全帽+反光背心
D.以上全部
切割含有有毒介质的管道前,必须?
A.直接切割
B.通风置换并检测气体
C.佩戴普通口罩
D.使用水冷却
使用砂轮切割机时,禁止?
A.佩戴护目镜
B.单手操作
C.固定管材
D.清理碎屑
在密闭空间切割管道时,必须配备的设备是?
A.防爆灯具
B.强制通风装置
C.排水泵
D.消防水带
切割作业现场10米范围内禁止存放?
A.灭火器
B.氧气瓶
C.易燃物品
D.急救箱
薄壁不锈钢管切割应优先选用?
A.氧乙炔焰
B.砂轮切割机
C.专用切管机
D.电锯
管道切割后,必须检查的项目是?
A.切口垂直度偏差
B.管径变化量
C.表面粗糙度
D.以上全部
氧乙炔切割时发生回火,应立即?
A.关闭乙炔阀门,再关氧气阀门
B.关闭氧气阀门,再关乙炔阀门
C.用水浇灭火焰
D.撤离现场
电动切管机锯片出现哪种情况必须更换?
A.表面磨损1mm
B.边缘缺口超5mm
C.轻微生锈
D.锯齿变钝
切割作业结束后,应首先?
A.清理现场废料
B.关闭设备电源/气源
C.检查工具状态
D.填写作业记录
行车作业前,操作人员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A.直接启动设备
B.检查设备各部件状态
C.离开操作室休息
D.随意调整限位装置
行车的额定起重量是指()
A.行车能吊起的最大重量
B.行车自重与能吊起最大重量之和
C.行车运行时的总重量
D.吊钩的重量
行车的钢丝绳出现()情况时,必须立即更换。
A.轻微磨损
B.断丝达到总丝数的10%
C.表面有灰尘
D.稍微生锈
行车操作中,紧急停止按钮的作用是()
A.暂停作业,准备再次启动
B.当出现紧急危险情况时,迅速停止行车运行
C.关闭行车电源
D.调整行车运行速度
行车在起吊重物时,重物离地面的安全高度一般为()
A.0.2-0.5米
B.1-1.5米
C.2-2.5米
D.3-3.5米
行车运行过程中,发现制动器失灵,应()
A.加速将重物放下
B.立即发出紧急信号,疏散人员,采取措施使重物安全降落
C.继续操作,等待作业结束后再维修
D.尝试调整制动器
行车作业完毕后,应将吊钩提升到()
A.离地面最高位置
B.离地面1-2米高度
C.与行车大梁平齐位置
D.任意位置
行车的制动装置应()进行检查。
A.每天作业前
B.每周
C.每月
D.每年
当行车起吊的重物重量接近额定起重量时,应()
A.快速起吊
B.缓慢起吊,谨慎操作
C.分多次起吊
D.直接放弃起吊
行车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应()
A.密切观察吊物及周围情况
B.与他人聊天
C.玩手机
D.做与操作无关的事情
行车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异常声音或振动,应()
A.继续作业,观察情况
B.立即停止作业,检查原因
C.报告领导后继续作业
D.忽略不管
行车在吊运大型物件时,应()
A.单点起吊
B.两点或多点起吊
C.随意起吊
D.以上都不对
行车的吊钩出现()情况时,应报废。
A.表面有轻微划痕
B.钩口尺寸增大15%
C.吊钩有轻微变形
D.吊钩表面生锈
行车的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
A.安全操作规程
B.作业计划
C.领导口头指示
D.自己的经验
管路弯制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碎屑属于()
A.功能性物质
B.多余物
C.正常工艺残留
D.可忽略杂质
管路弯制多余物控制的核心目标是()
A.提高弯管效率
B.确保管路系统清洁无异物
C.降低生产成本
D.简化操作流程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管路弯制多余物?()
A.残留的密封胶块
B.管材自身的金属颗粒
C.操作人员掉落的手套纤维
D.弯管模具表面的防锈油
多余物对管路系统的主要危害是()
A.影响外观美观
B.增加管路重量
C.导致管路堵塞或设备损坏
D.提高维护成本
管路弯制多余物控制应贯穿于()
A.弯制前准备阶段
B.弯制过程中
C.弯制后检查阶段
D.以上全部
弯制有缝钢管时,为防止焊渣残留,最有效的措施是()
A.弯制后用高压水冲洗
B.弯制前彻底清除焊缝处焊渣
C.采用更大的弯曲半径
D.增加弯制速度
热弯法弯管时,高温可能导致的多余物风险是()
A.管材内壁氧化产生氧化物
B.管材变软导致变形过大
C.加热设备能耗增加
D.操作人员烫伤
使用手动弯管机时,为减少多余物产生,应()
A.快速用力弯管
B.定期清理模具表面碎屑
C.加大管材润滑剂量
D.多人同时操作
数控弯管机加工过程中,产生多余物的主要原因是()
A.设备自动化程度高
B.刀具磨损或润滑残留
C.操作人员技术不足
弯管过程中,防止管材表面划伤产生多余物的正确做法是()
A.在管材表面贴保护膜
B.增加弯制压力
C.减少弯制次数
D.提高弯制温度
弯管模具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A.测量模具尺寸精度
B.清洁模具表面杂质
C.涂抹防锈油
D.预热模具
液压弯管机的液压油泄漏可能导致的多余物问题是()
A.液压系统压力不足
B.管材表面被油污污染
C.设备运行噪音增大
D.弯管角度偏差
定期维护弯管设备的主要目的是()
A.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B.降低维修成本
C.减少因设备磨损产生的多余物
D.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
清洁弯管设备时,应使用的工具是()
A.普通棉纱
B.无纤维擦拭布
C.钢丝刷
D.湿抹布
弯管工具使用后,正确的存放方式是()
A.随意放置在工作台上
B.放入带磁性的专用收纳盒
C.浸泡在清洁剂中
D.堆放在角落
检测管路内部微小金属颗粒最有效的方法是()
A.目视检查
B.内窥镜检测
C.液体颗粒计数法
D.称重法
内窥镜检测的局限性是()
A.无法检测管路弯曲部位
B.不能发现表面杂质
C.对透明或半透明多余物识别困难
D.检测效率低
弯管通过压力测试后,是否能证明无多余物残留?()
A.是,压力测试可检测所有多余物
B.否,压力测试仅验证密封性和强度
C.不确定,需结合其他检测方法
D.视管材材质而定
多余物检测合格的弯管,存放时需注意()
A.无需特殊处理,直接堆放
B.用防尘帽封堵管口并保持环境清洁
C.定期进行压力复测
D.避免阳光直射
企业制定多余物检测标准时,最低要求是()
A.参考竞争对手标准
B.满足行业规范(如航空航天标准)
C.根据企业历史数据制定
D.由客户随意指定
操作人员在弯管作业区必须佩戴的防护装备是()
A.普通棉质手套
B.无纤维材质手套或指套
C.安全帽
D.护目镜
新员工上岗前,关于多余物控制的培训内容不包括()
A.弯管设备操作方法
B.多余物的危害及分类
C.清洁操作流程
D.设备维修技术
在弯管作业区严禁的行为是()
A.佩戴防尘口罩
B.使用带磁性的工具
C.饮食或存放食物
D.记录操作数据
操作人员发现弯管内有多余物时,应首先()
A.自行取出多余物并继续作业
B.停止作业,立即上报
C.用工具将多余物推入管路深处隐藏
D.忽略问题,等待后续检查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多余物控制考核的目的是()
A.增加员工工作压力
B.筛选优秀员工
C.强化操作规范,减少人为失误
D.降低人力成本
航空航天领域对管路弯制多余物控制的要求()
A.与普通工业管路相同
B.低于食品行业标准
C.极其严格,需控制至颗粒级杂质
D.仅需关注金属碎屑
食品行业管路弯制时,多余物控制的重点是()
A.防止微生物污染及固体杂质残留
B.降低管路重量
C.提高弯管美观度
D.减少弯制成本
核电管路弯制过程中,多余物控制需特别关注()
A.放射性物质污染
B.非放射性杂质(如焊渣、碎屑)
C.管路颜色标识
D.弯管曲率半径
医疗设备管路弯制后,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A.直接组装使用
B.灭菌处理前检查多余物
C.仅进行压力测试
D.无需清洁
海洋工程管路弯制多余物控制需考虑的因素是()
A.海水腐蚀产生的锈渣
B.海浪冲击导致的管路振动
C.设备安装位置
D.施工人员数量
多余物控制操作指导书(SOP)应多久更新一次?()
A.无需更新,长期使用
B.每年固定更新一次
C.当工艺、设备或标准变更时及时更新
D.根据操作人员建议随时更新
弯管多余物检测记录的保存期限由()决定
A.操作人员意愿
B.行业法规或产品生命周期
C.企业财务部门要求
D.检测设备供应商建议
电子记录相比纸质记录,在多余物控制中的主要优势是()
A.成本更低
B.便于检索,且防篡改能力强
C.无需专人管理
D.保存时间更长
多余物控制文件应发放给()
A.仅操作人员
B.仅质量管理人员
C.所有涉及弯管生产、管理的人员
D.企业高层领导
记录填写错误时,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A.直接用修正液涂改
B.划掉错误内容并重新填写,注明修改原因及签名
C.撕掉原页重新填写
D.忽略错误,继续填写
发现弯管内有多余物时,首要应急措施是()
A.继续后续工序,待检查时处理
B.立即停止作业,隔离受污染区域
C.用压缩空气吹扫多余物
D.通知客户协商解决方案
开展多余物风险评估的目的是()
A.增加管理流程
B.提前识别高风险环节并制定控制措施
C.减少操作人员工作量
D.应付上级检查
5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对多余物控制的作用是()
A.无直接作用
B.仅提高现场美观度
C.规范环境,减少物料堆积和杂质产生
D.增加生产成本
企业是否需要制定多余物应急预案?()
A.不需要,多余物问题发生概率低
B.需要,防范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
C.仅大型企业需要,中小企业无需制定
D.仅航空航天企业需要
定期回顾多余物控制措施执行效果的意义是()
A.浪费时间,无实际作用
B.优化流程,持续改进管理水平
C.增加员工工作负担
D.仅用于应付审核
弯管与其他管路组装后,是否需要再次检查多余物?()
A.不需要,弯制时已检查合格
B.需要,组装过程可能引入新的多余物
C.仅检查连接处
D.仅检查直管段
供应商提供的预制弯管,企业验收时必须检查的项目是()
A.弯管外观颜色
B.清洁度证明文件及抽样内部检查
C.弯管包装尺寸
D.供应商营业执照
质量审计中,多余物控制的审查内容不包括()
A.文件记录完整性
B.现场操作合规性
C.员工考勤记录
D.检测设备校准状态
采用自动化弯管生产线后,多余物控制成本会()
A.显著降低
B.显著增加
C.可能因设备维护和检测成本上升,但长期可优化
D.与人工操作成本相同
管路弯制多余物控制的最终目标是()
A.通过客户验收
B.满足企业内部标准
C.保障管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D.减少检测次数
电焊机使用前必须检查的项目是?
A.电源线绝缘层完整性
B.焊机接地状态
C.焊钳夹持可靠性
D.以上全部
焊机运行时发现异常火花,应立即?
A.加大焊接电流
B.切断电源检查
C.继续观察运行
D.涂抹润滑油
焊条电弧焊作业现场10米范围内禁止存放?
A.灭火器
B.氧气瓶
C.易燃物品
D.急救箱
氩弧焊作业时,主要防护的有害因素是?
A.紫外线辐射
B.臭氧
C.高频电磁场
D.以上全部
焊机的接地线应直接连接到?
A.金属脚手架
B.焊件上
C.专用接地极
D.水管
焊机使用的电缆线长度不宜超过?
A.5米
B.10米
C.20米
D.30米
焊接作业结束后,应首先?
A.清理现场焊渣
B.关闭焊机电源
C.检查工具状态
D.填写作业记录
以下哪种环境禁止进行焊接作业?
A.潮湿地下室
B.通风良好的车间
C.空旷户外
D.配备灭火器的场地
气焊使用的氧气瓶压力表损坏时,应?
A.继续使用
B.自行拆卸维修
C.更换新压力表
D.用胶带固定
焊接不锈钢时,需特别防护的有害物质是?
A.锰烟尘
B.一氧化碳
C.氮氧化物
D.以上全部
焊机过载保护装置跳闸后,应?
A.立即合闸继续使用
B.检查负载和线路后合闸
C.拆除保护装置
D.加大保险丝规格
在受限空间焊接时,必须采取的措施是?
A.单人作业
B.强制通风
C.使用普通照明灯
D.快速完成焊接
钛管热弯时需充()保护。
A.氩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氢气
爆炸成形工艺适用于()材料。
A.低碳钢
B.高强铝合金
C.铸铁
D.硬质合金
铅管弯制时,首先需在管体上划出()位置。
A.下料
B.弯制区
C.加热区
D.中心区
5.火焰矫正钢结构时,加热温度不宜超过()。
A.600℃
B.700℃
C.800℃
D.900℃
野外管线壁厚设计许用应力常数通常取()。
A.0.52
B.0.62
C.0.72
D.0.82
点焊机宜采用()外特性电源。
A.陡降
B.缓降
C.微升
D.平硬
焊后消除应力的有效方法是()。
A.消氢处理
B.淬火
C.退火
D.正火
两法兰对接时需保持()以确保螺栓自由穿入。
A.平行度
B.垂直度
C.同轴度
D.水平度